1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并在分析思考问题时遵循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 ,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预期目的 。
任何人如果根本无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他就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一事无成。不尊重客观规律,对个人来说,小则遭受挫折,大则葬送前途。
2、要立足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转化为物质的桥梁与途径,是由客观引出主观 ,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用理论化的语言说,离开实践,人们既不能认识客观规律 ,更不能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用浅白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不去做,就不可能知道事物是什么样子的 ,头脑里有再多再伟大的设想,也只是空想,永远变不了现实。
3、要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承认和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 、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客观性是第一性的 ,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规律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含义:
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
补充
分类
1.世界本身固有的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遵循的规律,独立于意识之外,客观科学 ,具有确定性 。(属于唯物主义)
2.世界是个人意识表现出来的,世界发展过程中总结呈现出的规律,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灵魂,具有先验不确定性。(属于唯心主义)
3.“绝对精神”先于世界存在通过世界外化,不具客观性。(属于唯心主义)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出自《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揭示了商品经济变化和发展的奥秘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本文来自作者[墨阳天]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imayo.cn/iyo/6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墨阳天”
本文概览: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在分析思考问题时遵循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自...
文章不错《如何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