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的关系

网上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生存在地球提供的相对稳定适宜的环境中,人依赖与环境 ,同时人为活动又同样的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人与环境相互影响,若人为的去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因此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人类才得以繁荣和发展!

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一方面,自然环境赋予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的能力在发展中可以逐步的改造自然,改造的后果由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整体承担.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好的诠释.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对自然的破坏和伤害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和伤害.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们更应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爱护我们的家园,共同建设一个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1)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 、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 ,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 ,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据1997年美国里奇国家实验室的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增长了30% ,甲烷增长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长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浓度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 。

大气圈中发生的这些变化 ,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喷发,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气。但是人类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释放出二氧化碳 、甲烷、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烧煤产生的污染物最多 。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杀人的烟雾”于1930年首次出现在比利时 ,1948年至1962年,又四度笼罩伦敦,烟雾中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浓度 ,大大超过人所能承受的程度,累计导致6000余人死亡。这种记录虽不多见,但污浊的空气 ,普遍充斥于许多工矿区和城市的空间中 。

普通雨水中本常含有微量的碳酸,受到污染的大气,增加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成分 ,使雨水的酸性增强,现在人们把pH值低于5.6的雨水定为酸雨。它看起来与普通雨水无异,但所含酸性物质进入陆地表面土壤和水中 ,依靠这些水土生存的生物 ,受到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很大。1939年第一次作为酸雨记录下来的pH值是5.9(纯水的pH值是7) 。到50年代,酸雨的pH值已降到3-5 ,最低还有2.1的记录,和醋的酸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了。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受到污染的程度越来越厉害。由于含有污染物的大气是在流动的 ,它可以飘洋过海,日本排放的酸性成分可以跑到美国再形成酸雨降下,加拿大的酸雨源出美国更不足奇 。科学家测出 ,云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2/3是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工业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酸雨覆盖面积急剧扩大 ,到1999年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至今仍以煤为主要燃料,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原因。

大气污染所带来的损害,极其广泛 ,许多时候并不表现为毒雾酸雨这类形式 ,但各种生物无不经常受其影响,对森林和农作物的损害尤为显著 。经常呼吸污浊的空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威胁 ,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由此增加,长期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大气环境中 ,犹如慢性中毒 。

大气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浓度降低。科学家在1985年首次发现: 1984年9、10月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 ,臭氧的浓度较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造成这个保护生命的特殊圈层出现“空洞 ” ,威胁着南极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1994年发现北极地区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有减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25-30% 。而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还在扩大 ,1998年9月创下了面积最大达到2500万Km2的历史记录。*

臭氧层为什么会出现“空洞”?许多科学家认为 ,是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结果。氟利昂由碳 、氯 、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 ,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减少到形成“空洞” 。我国科学家新近提出 ,仅仅是氟利昂的作用还不够,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 ,这才是主要原因。(杨学祥,1999)而无论如何,人为地将氯离子送进大气 ,终是一种有害行为。

在大气圈中,物质分布松散,运动快速 ,极微小的外来干扰 ,也可能就打破原来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

大气中已经产生危害或被人们注意到的污染物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 ,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 、硫氧化物、硫化氢、氟化物 、光化学氧化剂和微粒物质等。

(2)水圈污染严重

水圈中最大的问题是淡水资源不足,地理分布又不均,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障碍(见第12章) ,而水圈被污染更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99年举办“世界水日 ”之际,联合国的专家发布,在当今的世界上 ,还有14亿人在饮用不安全的水,每年因此致病死亡的超过500万人 。在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后 ,大部分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别的国家也是工业越发达,水的污染越严重。被污染的大气经过流动扩散,可以很快稀释冲谈;被污染的水虽也可以流动 ,但常存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 。对以水为生的人和生物 ,影响长远深刻 。

造成水和水体污染,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工业的发展,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学制品的使用 ,才使水圈中的污染发展到现今的危害程度。

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常成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 。水中污染物包含金属、非金属物质和有机物 ,种类繁多,其中许多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剧毒 虽然经过人工处理可以将它净化,但现在多是仅稍作处理 ,甚至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中。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 ,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等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 。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 ,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疾病的渊薮。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 ,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 。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更是传染疾病的渊薮。

绝大数河流最终都是流入海洋的,不管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物质都随河流向海洋集中;油轮破裂或沉没 ,更在把能严重污染海洋的石油带进海里。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向海里倾倒垃圾 。海洋本是自然界的聚宝盆和自净池,有些人却在把它当成污水池和垃圾桶。靠近工业发达地区的地中海 ,早已无渔业可言,很多物种已在此绝灭。我国的渤海由于周围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兴起,也出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据监测部门在1998年报告,1995年时,渤海已有56%的面积被污染 ,比十年前扩大了一倍,而且还在扩大 。河流、湖泊 、海洋这些水体本来都有自净化作用,所以大自然中的水总是那样晶莹清澈 ,现在受到污染而且还在发展 ,完全是人类行为不慎造成的后果 。 水圈是一个系统,污染物随着水的运动在其中传播,所以在南极企鹅的组织中也发现了杀虫剂;而波及广大海域的红潮(赤潮) ,其源来自城市的污水。这些污水富含生物营养所需的磷、氮等元素和有机物。红潮是因一些红色或褐红色藻类得到丰富营养,迅速生长、数量激增的现象 。由于它们过量的繁殖,并在死亡后腐败 、消耗大量氧气 ,影响到别的生物,特别使鱼类不能在此生存。

环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人类生命始终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及人为环境中,经常在物质和精神心理的双重因素影响之下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健康,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但是也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 ,使环境受到破坏 ,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当种破坏和影响在一定限度内时,环境和人体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能力使失衡的状态恢复原有的面貌;如果超过环境和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 ,可能造成生态失衡及机体生理功能破坏,甚而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人类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认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 ,建立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标准,避免环境退化和失衡,这是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准则。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下:

自然环境是指生物生存所处的自然区域及状况 ,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来组成,包括地形、气候 、水文、植被、土壤等等,是相对于人文环境的一种表述 。

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看成是一个自然环境 ,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在和自然环境发生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和自然环境发生相互的作用,包括我们人类 ,一方面我们需要向自然环境索取各种我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空气 、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在利用来自自然环境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 ,人类社会内部无法利用消化,就需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 。

而环境问题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当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过多时 ,往往会产生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而当人类向自然环境排放过多的废弃物,从而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所以 ,处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人地关系 ” 。

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华毓金]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imayo.cn/iyo/1137.html

(2)
华毓金的头像华毓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华毓金的头像
    华毓金 2025年09月05日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华毓金”

  • 华毓金
    华毓金 2025年09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

  • 华毓金
    用户090512 2025年09月05日

    文章不错《人与环境的关系》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玛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